警惕!假期兼职,小心这四类网络求职诈骗
眼下,正值高校毕业生求职的时候,此外,也有不少在校学生选择在假期兼职。
日前,公安部网安局就发出提示,警惕四类网络求职诈骗。
这四类网络求职诈骗是:
01电商刷单诱惑大
不法分子以“敲敲键盘就能赚钱”的旗号诱惑学生应聘,前几单按照约定报酬以获取信任,让受害人不断加大投入,最后再以“任务未完成”“卡单”等各种借口拒绝退还钱款,并不断蛊惑受害人继续刷单。警方提示,网络刷单本就是违法行为,任何要求垫资的网络刷单都是诈骗。
02网络传销迷人眼
网络传销借助于互联网手段,相比较传统传销,涉案金额往往更高、涉众更广、隐蔽性和欺骗性更强。但不管网络传销如何伪装自己,其核心仍是新人缴纳入门费、发展下线拉人头、按照层级来提成。警方提示,上岗前了解好工作内容和性质,发现有传销嫌疑立即拒绝。
03兜售两卡不可为
“电话卡”与“银行卡”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实施诈骗、转移赃款的重要工具,部分在校学生成为非法买卖“两卡”的重要群体之一。警方提示,“两卡”万万不可出售,不要有“贪图小便宜”“轻轻松松赚大钱”心理。
04招聘网站乱象多
部分网络招聘平台乱象频发,只试用不录用、未上岗先缴费、薪资待遇夸大、岗位描述不实、剽窃劳动成果、盗用身份信息等问题层出不穷。警方提示,不要轻易交钱给招聘平台或中介机构,也不要将身份信息随意外泄。
重要提醒: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是集“诈骗预警、快速举报诈骗、防诈反骗知识学习等等”于一身的一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专用软件。为提高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,请还未安装使用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的广大市民朋友尽快安装使用
国家反诈中心APP操作流程
作为守护“钱袋子”的神器,首先请让我来一番自我介绍,我是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,是一款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的APP,我的宗旨是帮助用户维护电信网络安全,为用户建立电信网络涉案举报渠道,增强防范宣传,致力于构建良好的电信网络环境。
另外,你不用担心在使用我的过程中会泄露个人信息,因为我诞生之初便让我一定严格遵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,坚决严密保护公民隐私安全。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说,对我有着合理有效的信息安全技术及管理制度,可以防止用户信息泄露或被篡改,保证你的个人信息安全无虞。
人家可是集“诈骗预警、快速举报诈骗、防诈反骗知识学习等等”于一身的一款神器,以下皆是人家的本事↓↓↓
1、可以免费为您提供防骗保护,当收到涉嫌诈骗的电话、短信、网址或者安装涉嫌诈骗的APP时,可以智能识别骗子身份并及时预警,极大的降低受骗可能性。
2、对非法可疑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进行在线举报,为公安提供更多的反诈线索。在使用手机过程中,如果发现可疑的手机号、短信,赌博、钓鱼网站,诈骗APP等信息,可以在“我要举报”模块进行举报,后台会及时封杀他们。
3、定期推送防诈文章,曝光最新诈骗案例,提高防骗意识。同时会根据不同年龄、职业等人群特点,测试被骗风险指数,防患于未然。
4、进行风险查询,在涉及陌生账号转账时,可以验证对方的账号是否涉诈,包括支付账户、IP网址、QQ、微信等,及时避开资金被骗风险。
5、进行真实身份验证,在社交软件上交友、转账时,验证对方身份的真实性,防止对方冒充身份进行诈骗。
03、诈骗预警权限不开启不能使用预警功能。
04、必须填写所在地区“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”,详细地址必须注明所在镇街,详细到门牌号。
05、填写全部社交通讯信息,有利于精准预警诈骗信息。
06、APP使用时,需要点击“诈骗预警”模块授权手机权限,如“悬浮窗”“通话记录”“照片访问”“视频访问”“访问短信”“访问通讯录”等等所有权限点击【总是允许】